吴朝祥(1918—1998.7),女,祖籍湖北麻城,1918年出生于竹峪蕨村坝。吴朝祥当过童养媳,她性格泼辣、刚烈、果敢。
1932年参加革命,吴朝祥加入
1938年8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医务所政治指导员、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校务处副处长等职务、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校务处副处长。
在陕北大生产运动中,吴朝祥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。一天中午,吴朝祥从中央领导种的试验地边经过,看到毛主席正躬身在地里捡棉花。毛主席发现了她,喊道:“小吴,快来看看我种的棉花一棵结多少桃。”吴朝祥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。毛主席撕着一朵白花花的棉绒给我看:“这棉花长得多好呀?延安军民种些棉花,既能解决穿衣,又能解决吃油。你们女大周围那片平地开出来,除了种蔬菜外,也要种些棉花。你们女同志手巧,有了棉花可以纺线、织布,做衣服。听说周副主席准备从外地给你们买些机器(指缝纫机),买回来没有呀?” 吴朝祥说:“一定向中央首长学习,种些棉花。缝纫机买回来了,加工厂办起来了,要不多久,我们女大的同志,都可以穿上列宁服啦!”主席连声说:“那好,以后我有空一定去看看。”
又一天黎明,吴朝祥要赶到中央妇委去开会,抄近路从毛主席住的窑洞前经过。刚爬上坡,迎面走来一位警卫人员。吴朝祥便问:“主席起床了吧?”他说:“主席工作了一夜,还没休息呢!”他们的谈话被主席听到了。毛主席说:“是吴朝祥吧。”吴朝祥循声一看,原来,毛主席正坐在门前扯羊毛、捻毛线呢。毛主席亲切地问我到哪里去。吴朝祥急忙上前敬礼,回答说:“要去中央妇委去开会”。主席起身和她握了握手,又坐下来继续捻毛线。吴朝祥看到这情景,不安地说:“主席,您的工作那么多,捻毛线这样的劳动活,让我们多干些。您应该注意休息,保重身体呀。”主席笑着说:“人有两只手,就要劳动。这不是很好地休息吗?能劳动就饿不死人,敌人也困不倒我们。”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历任中国人民
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,后晋升为上校。获三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二级
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许多老干部受到政治迫害,并株连到他们的子女。那时,尽管吴朝祥也自身难保,时常受到造反派的批斗,但对于“投奔”来的这些老干部和他们的子女,吴朝祥总是竭尽全力地给予保护,想方设法将他们“藏匿”起来。为了“保密”起见,很多时候都是瞒着孩子们,自己亲自张罗,为他们安排住房、送水送饭。“文革”期间,造反派给吴朝祥罗列的“罪状”之一,就是 “铁杆保皇派”。吴朝祥总是尽心尽力去帮助、去照顾那些有困难的群众。
吴朝祥和他的丈夫都是军队的高级干部,收入较高,但不论家搬到什么地方,他们都要开一块菜园,坚持自己种菜,并让孩子与他们一块儿翻地、播种、锄草、浇水、上肥,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,教育孩子树立自食其力的思想。菜地里的收获,除了自己吃一点外,相当一部分送给了生活困难的干部和职工。
20世纪60年代,每到学校放假,从八一小学毕业、后来考上哈军工等大学的学生便结伴探望他们的“老校长”吴朝祥。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,吴朝祥家就成了“缺粮户”,每月发的粮票常常不够用。
1975年,吴朝祥在任湖北省军区后勤部副政委期间当选为第四届
70年代末期,一位在西安工作的湖北籍军队老领导检查出患了癌症,听说甲鱼有抗癌效果,吴朝祥让儿子去大悟县河口镇买了半麻袋甲鱼,通过铁道部门带给了这位老领导。吴朝祥在省军区后勤部任副政委时,豆腐房的一位老师傅家庭生活有困难,她得知后就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他。
吴朝祥经常对孩子们说:“要甘当普通一兵,不能搞特殊化”、“不能躺在父母亲的功劳簿上睡大觉”、“工作上要高标准,生活上要低标准”、“要与工农子弟打成一片”。
1979年7月,吴朝祥任湖北省军区顾问。1981年7月离职休养。第四、五届